郎酒地处赤水河畔二郎镇,地处酱香白酒酿造优质地带。赤水河自古有“美酒河”之称,孕育了中国两大酱香白酒,茅台和青花郎。此外郎酒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储酒溶洞——天宝洞,醇化生香,陈化老熟。
郎酒股份是以生产经营中国名酒“郎”牌系列酒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现有17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郎酒酿造历史悠久,自西汉的“枸酱”以来已有千年,现代工厂是在清末的“絮志酒厂”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郎酒于1957年恢复生产,壮大为大型骨干酿酒企业。
郎
酒文化源远流长,和南方古丝绸之路文化、赤水河盐运文化、长征红色文化息息相关。
郎酒产地四川省古蔺县二郎镇,位于“中国
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域的赤水河中游国家级优质酱酒原产地保护区。郎酒酿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储存郎酒的天然溶洞天宝洞、地宝洞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自然和文化遗产,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传统酱香型
白酒生产企业,是国家
酱香型白酒标准制定者之一。目前,郎酒有国家级酿酒大师、国家级品酒大师、国家级白酒评委、四川省级白酒评委等专业技术人员上百名。
强大的白酒酿造技术团队,充分保障了郎酒的卓越品质。
以赤水河边的自然环境为基底,敬畏自然,科学布局,历时12年时间,郎酒股份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郎酒庄园,科学串联起核心生态酿酒区、四种形态的储酒区、专属个性化定制庄园酒的商务系统。
茅台至郎酒49公里的赤水河畔,是中国优级酱酒的核心酿造区,郎酒庄园核心态酿酒区依河而建,布局其中。天宝峰储酒区蔚为壮观,十里香广场万瓮成山,雄踞天宝峰之巅,万只陶坛整齐排列,成为独具规模的露天陶坛酒库。
千忆回香谷88个储酒罐磅礴列阵,谷内存酒市值数千亿元。金樽堡,郎酒庄园的标志性建筑,堡内俑立陶坛万只,储酒能力1.5万吨。天宝洞、地宝洞、仁和洞组成天然藏酒洞群,寓意“天地仁和”,化境郎酒庄园。敬畏自然,崇尚科学,
酿好酒,郎酒生在赤水河、长在天宝峰、养在陶坛库、藏在天宝洞。郎酒庄园涵盖“生长养藏”,收纳“天地仁和”,星罗“四步储存”,顺天应时,方得美酒。
郎酒二郎酱香基地和泸州浓酱兼香基地“两翼齐飞”。目前,二郎酱香基地已拥有优质酱酒年产能4万吨,优质酱酒储存量已达13万吨,全面建成后,郎酒酱酒年产量将达5万吨,储量将突破30万吨。郎酒泸州浓酱兼香基地已部分投产,
建成后年产浓香原酒将超过10万吨,储存量30万吨。
酱香兼香齐争艳,神采飞扬中国郎。郎酒品牌新战略已全面呈现,在品牌驱动发展的战略统领下,青花郎、红花郎、郎牌特曲、顺品郎、小郎酒五大战略产品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大市场,新时期的市场布局和深耕运作正在提速深化。
郎酒正奋力实施团结协作的群狼战略,打造勇于拼搏的狼性团队,坚持品质第一,坚持品牌升空营销落地,坚持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战略,用市场、品牌、原产地体验“三位一体”的长跑姿态,塑造旗帜品牌。10多年来,
郎酒品牌价值和市场销量大幅增长,已稳健步入百亿白酒集团行列。
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2002年以来已累计向国家上缴税费100多亿元,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2008年向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2130万元,2010年向玉树大地震灾区捐款2000万元,
2013年向芦山地震灾区捐款2500万元,2020年捐赠2400万元现金,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郎助郎·上学堂捐资助学活动持续开展十余年,已向社会捐款累计上亿元。
当前,郎酒集团在董事长汪俊林的带领下,践行责任、价值、务实的理念,强化坚守、壮大、长跑的作风,品质引领,品牌升空,营销落地,行稳致远,推进郎酒高质量发展。未来5-10年,
郎酒要在白酒行业具有重要地位,与赤水河对岸的茅台各有特色,共同做大高端酱酒市场,把郎酒庄园打造成白酒爱好者的圣地、世界级庄园。
2015年
郎酒品牌价值达405.66亿元,位居《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51位,连续7年稳居
白酒行业前三甲。新郎酒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4年
兼香贵宾郎酒(小郎酒)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授予年会最高奖项“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奖”
2013年
从7月起,郎酒独家特约CCTV-1《黄金档剧场》,并冠名央视中秋晚会。郎酒向芦山地震灾区捐助2500万元
2012年
郎酒打造中国最大的酱酒生产基地。红花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1年
郎酒连续第三年冠名“春晚”提升品牌形象。郎酒销售突破100亿元,跨入白酒百亿俱乐部
2005年
在伦敦国际品酒会上,红花郎酒获白酒类唯一的“特别金奖”。新郎酒荣获中国十大最具增长潜力白酒品牌
2004年
红花郎酒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授予“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指定荣誉产品”称号
2000年
“郎牌”12年特醇郎酒被列为中国名酒极品
1999年
国家质量监督局、标准样品委员会将39°
酱香型郎酒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酱香型低度白酒标准样酒
1996年
郎酒在全国名酒厂中首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1994年
郎酒在全国名酒行业中率先通过国际质量认证
1989年
53°郎酒蝉联“中国名酒”称号;39°郎酒被确认为“中国名酒”并获国家金质奖
1985年
郎酒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金爵奖”
1984年
“郎”牌郎酒被评为国家名酒,获国家产品质量金质奖章,荣获“中国名酒”称号
1979年
郎酒获国家质量优质奖
1963年
郎酒获首届四川省名酒评比金奖
1956年
在成都金牛坝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四川还有个郎酒嘛,解放前就很有名,要加快发展!”
1933年
“惠川槽房”把“回沙郎酒”更名为“郎酒”
1898年
絮志酒厂开始酿造“回沙郎酒”
北宋年间
二郎滩出产的优质大曲“凤曲法酒”载入史册
公元前135年
汉武帝把二郎滩一带生产的“枸酱酒”钦定为贡酒。
端午制曲(2015年5月-10月)
酒曲又被形象地称作“酒母”,是米红粱发酵的引子和关键。郎酒根据自身的工艺特点,选取的是川南亚热带湿润气候特有的独特小麦品种。
农历四月是郎酒酒曲原粮小麦成熟的时节,到了农历五月,新鲜小麦已完成收割并充分晒干。新收割的小麦进行润粮、磨碎后,放进湿热的制曲厂房内,工人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用灵巧的双脚在木框上踩着酒曲,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一块呈龟背状的酒曲坯就踩好了。经过40天的高温入仓发酵和3个月以上的贮存,制曲才能作为“酒母”进入酿造程序。
从端午到重阳,郎酒人每年用近六个月的时间进行制曲。从重阳节开始,整整八个月的时间,从仲秋一直到初夏,每一次的酒醅蒸煮、堆积和发酵,酒曲都参与其中,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米红粱成熟(2015年8-9月)
原粮与水源的质量,是郎酒酿造的最重要基础。
郎酒酿造原粮的选用非常讲究,一定要用本地产的高粱。这种高粱粒小、皮薄、淀粉含量高,经得起多次蒸煮。8-9月,二郎镇漫山遍野的米红粱到了成熟、收割的季节。
赤水河地处北半球,每年6-8月气温最高,也是赤水河的雨季,大量降雨致河水浑浊赤红(赤水河因此而得名),不利酿酒。9月开始,因夏季暴雨变得赤红的赤水河再一次变得清澈透亮。大自然用它自己的方式昭示我们,最佳的酿酒时节已经来临。
重阳投粮(2015年10月)
重阳投粮,又叫重阳“下沙”。因为本地产的米红粱细小而红色,所以称为“沙”。
一年一度的重阳投粮,是郎酒新一季酿酒盛事的开始。将经过挑选后颗粒最为饱满,颜色最为纯正的米红粱作为原料,与沸水充分拌匀后上甑蒸熟,并按照一定比例投入曲母。只有当水分、曲母达到了酿酒规定的时候,才算真正完成了投粮。郎酒纯手工的酿造技艺,意味着水温的控制、曲母的比例无法靠现代工业精确的称量。
第一次加曲搅拌后还要进行凉堂堆积发酵,即将酒糟堆成一个两米多高的圆锥。一般外层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才结束这一环节。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把酒曲铲入石块砌成的窖坑进行封存,进入近一个月的“窖期”
二次投粮(2015年11月)
二次投粮,也称“插沙”。“下沙”与“插沙”,是郎酒酿造工艺中两次连续性集中式的投粮。
在重阳投粮并封存发酵一月后开始“二次投粮”,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新粮的加入,增加了糟醅淀粉含量,降低了糟醅酸度,还有助于提高糟醅疏松度,为高温堆积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次投粮所需的米红粱也特别有讲究: 9月,二郎镇当地的米红粱开始成熟,但由于赤水河流域的海拔落差较大,海拔低的高粱先成熟,海拔低的高粱后成熟,其间隔刚好为一月左右。使用新鲜米红粱酿酒,不仅可以减少粮食陈化危害,提高酒质,还与郎酒两次投粮的特殊工艺完美契合。
两次投粮蒸煮原料后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
第一、二次取酒(2015年12月-2016年1月)
一次酒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味微苦,二次酒味甜、略有酸涩味,对基酒的贡献较小。
在二郎镇当地最为寒冷的时节取第一、二次酒,出酒率较小。这样的安排既可以利用低温时节微生物生长繁殖缓慢的特点来降低第一、二次酒的产量,养护的糟醅,同时又提取粮食中的生沙味和酸涩味,为酱香突出、酒体醇厚的3~6次酒的产量和质量奠定了基础。
虽然一、二次酒口味酸涩辛辣,对基酒的贡献较小,但每一次的都有用处。根据调酒师以“酱味”、“醇甜”、“窖底”三种酒体来归纳和区别不同批次的酒,酱香味的丰富必须经过不同批次酒之间的勾兑方能完美呈现。这也是郎酒最著名的“回沙”工艺。
第三至六次取酒(2016年2-7月)
三、四、五次酒均具有酱香味突出、醇和的特点,只是第四次和第五次酒分别增加了后味长和略有焦香味的特点。六次酒已开始略有焦糊味。
在多达七次的取酒中,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是最好的,称为“大回酒”,对酱香型基酒的作用最大。第六次得到的酒也较好,称为“小回酒”。
总的来说,2月到7月的天气是逐渐转暖的状态,气温适中、微生物生长较好,可以使高温堆积的温度达到45~50℃,适宜“低温入窖,缓慢发酵”,有利于酱香香味物质的形成,从而保证了三至六次酒的质量。
第七次取酒(2016年8月)
七次酒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糊味,被称为“追糟酒”。
虽然第七次酒口感已经发焦发苦,但根据郎酒著名的“回沙工艺”,该酒体也是属于勾兑酱香酒体所必不可少的。随着气温的升高,微生物生长旺盛,此时生产七次酒,可以促进七次酒焦香、糊香的生成,还能利用微生物生长旺盛的条件将糟醅中的残余淀粉尽可能转化,减少淀粉损失。
丢糟(2016年8-9月)
从2015年10月重阳下沙开始,经九次蒸煮,每月一次,八轮加曲发酵,七次蒸馏取酒,时令又来到2016年端午以后,一批沙的生产接近尾声了,开始丢糟。整个酿造过程有效避免了对酿造极为不利的炎热夏季,体现出了郎酒酿造工艺的科学性。
盘勾勾兑(2016年9月后)
郎酒的盘勾勾兑遵循的是以酒勾酒,即不加水勾兑,通常是将不同轮次的基酒、不同典型体的酒和不同年份的基酒进行勾兑。
酱酒的盘勾勾兑细分为小盘勾和大盘勾。
小盘勾就是在一年的生产周期之后,将七次分别取出的酒按照酱香、醇甜和香型三种典型体的酒,以同典型体的进行合并。
大盘勾是指小盘勾后储存三年后再进行勾兑。此次勾兑是用几种基酒甚至是几十种基酒,把不同典型体、不同轮次、不同酒精浓度、不同时期的酒体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兑出符合酱香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的酒。
盘勾勾兑是郎酒酿造工艺中极为神秘的工序,勾酒师凭借自己的味觉进行搭配,如同五行相克一般,把不同轮次的酒调在一起,寻找味道之间的平衡与层次感。
宝洞洞藏(2016年底至2019年底)
天宝洞、地宝洞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总面积达1.42万平方米。郎酒利用如此庞大的天然溶洞进行储酒,在国内乃至世界均具有唯一性,景观效果和洞藏效果皆令人震撼。
新酿郎酒将在天宝洞、地宝洞储存三年时间。通过采用天宝洞、地宝洞贮存,除去燥辣感,使酒体柔和、醇厚、细腻幽雅。历经数十年,洞内石壁上已形成厚达10余厘米的酒苔,其常年19℃左右的恒温、湿度、微生物群落为储酒创造了良好环境,尤其对郎酒的有机醇化、生香起到特殊的稳定老熟作用——这堪称自然界鬼斧神工与人类天才创造相结合的典型范例,是传统酿酒文化的创造性发明。
调味与出厂(2019年底至2020年底)
经过天宝洞、地宝洞三年的储藏之后,还需添加少量调味酒进行勾调。对组合勾兑好的基础酒进行精加工——调味,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项工作对调酒师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在调味前对可使用的上千坛调味酒的风格特点熟悉掌握,准备选择恰当的调味酒来调味。
勾调完成后的酒,还需继续存放半年到一年才能进行灌装出厂。
2015年秋季收割的米红粱,在恪守传统酿造古法的酿造师手中,在天、地宝洞的醇化生香中,吸纳了大自然的一部分魂魄,将于2020年横空出世,穿上纯正宝相红花外套,走向全国各地,诉说那段只有二郎镇才能谱写的郎酒传奇。